Uncategorized, 最新资讯

电网数字化是可持续未来的保障

数字化、电力和可持续性本身并不相关,但在技术、知识和经验的贡献下,它们形成了克服我们面临的挑战的必要共生关系。

 

我们中很少有人不知道,我们正处于一场深刻而雄心勃勃的能源模式变革之中;这一进程不仅是革命性的,而且正如《绿色协议》框架所述,对于保护环境和人民的福祉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项重要的欧洲协议旨在调整欧盟的气候、能源、交通和税收政策,以实现到2030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5%(“Fit for 55”一揽子措施)的目标,并最终实现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

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生产中的大规模参与、电动汽车作为内燃机替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以及作为可再生能源生产补充的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都是实现欧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要素。同样,为将这些新技术接入电力系统而制定的电网规范、监管的演变以及消费者在需求管理中日益增长的参与度,都在考验着电网,并要求其在电网资产层面和自身管理层面进行技术调整。一个参与者数量不断增加且技术复杂性如此之高的系统需要一个能够支持所有参与者整合和主动管理的智能电网。在配电网领域,数字化主要包括从配电网和各种已安装设备获取数据,并以数字化、计算机化的方式进行管理。一方面,配电公司基于这些信息实时运营电网;另一方面,这些信息也为某些电网管理应用程序(状态评估器、预测性维护、组件监控和监督、远程参数设置、数字设备远程固件更新等)提供数据。为了实现这一数字化目标,需要一套完整的组件基础设施,包括读取不同电气参数的精密传感器、接收和处理信息的各种智能电子设备(IED 和 RTU),以及与配电公司运营办公室建立网络安全的本地和远程通信系统。

这种数字化基础设施对于电网的灵活性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地整合分布式发电系统和新兴的需求聚合模型(V2G 等)。我们正面临着电网设备自动化至关重要的局面。如果我们想要一个真正灵活的电网,就需要更多能够远程监控和操作的节点,无论是在中压电网(自动化单元)还是低压电网(受监控的自动化低压配电盘),还是在配电变压器(AMI 电表)中,这些节点必须具备负载调节能力,以确保符合现行法规规定的用电点电压水平。数字化正在推动我们迈向智能电网,该电网能够全面实时监控,供电质量指标更佳,灵活性更高,参与性更强,分布式发电和储能的整合程度更高,主动需求管理能力更强,可远程配置,并具备网络安全。简而言之,电网数字化是实现经济电气化和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工具,该转型将基于可再生能源,实现环境可持续模式。毫无疑问,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但这也是确保地球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Jose María Torres.
Ormazabal 智能电网主管